制造行业的衰退潮
曾几何时,我国还是全世界范围内赫赫有名的制造业大国,被誉为世界工厂,在2006年时制造业甚至为中国贡献了39%的经济占比。
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我国经济中心开始出现转移,这一占比才开始逐渐下降,但是也一直稳定在30%以上。而这次的26.2%,单纯从数字上看,你可能理解不了对现在制造行业来说到底有多么惊心动魄。

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,从去年开始行业受到冲击,绝大多数制造企业遭遇猛烈的冲击。而最近一段时间,原材料价格如过山车一样两极跳转,更是让不少中小企业直呼受不了要下车。一股倒闭潮迅速来袭,不夸张地说,使整个行业在震荡中深度衰退。
具体到什么行业呢?
几乎所有制造行业都无法幸免!
整个行业越来越难,似乎越来越不适合中小企业生存。

一波短暂的外贸风口
在2020年上半年之前,由于美国的限制和贸易战的加剧,很多企业日子不好过,大量订单被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。这使得国内的竞争压力更大了。
这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,大家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升级转型,然而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,形势不再按套路出牌了。受到疫情的影响,全世界生产业都停了下来,我们中国率先缓了过来开始恢复生产,这使得全世界的目光都投了过来。

于是,中国外贸行业迅速由冷淡走向了火热,甚至变得异常火热,国外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,很多企业一下子火了起来,24小时赶工,还增加了生产线扩大产能,准备大赚一笔。
可时间进入2021年,这种好光景就不再了,一方面是随着部分国家的陆续控制住疫情恢复生产,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就上来了,价格几度暴涨,一下子又让很多企业变得举步维艰。
不敢涨价,也不敢多生产,因为怕承担不起原材料价格上涨,也怕卖不出去。大量中小企业在倒闭,其中甚至包括很多经营了10年以上的老企业。
大冷大热几番折腾下来,让制造业企业经营难度陡增,根本掌握不好形势。
纺织行业有苦难言
而纺织业夹在当中,尤其地难受。还是由于疫情的原因,虽然生产停下了,但是因为外出也减少了,所以对服装的需求也减少了。
可以说,纺织业既没蹭上这波风口,还背上了涨价这口大锅。除了少数生产家居类产品的企业生意还算混得不错,整个行业经历了订单转移、疫情、原材料价格暴涨,一轮又一轮暴击。

要知道,我国纺织品行业是极度依赖国外市场的,而从去年开始,受疫情影响,国外服装的库存却屡创新高。
2020年年底,纺织服装业损失销售额20%至25%,其中,欧洲市场损失25%-30%,美国市场损失20%-25%。当下的商店和仓库中,未出售的成衣价值约1680-1920亿美元,这个数字超过了疫情前的两倍。
需求减少,库存居高不下,产品卖不出去,纺织从业者面临冰火两重天。原材料价格等成本的快速增长,导致绝大多数终端客户根本接受不了。

当然,所有不利因素中,最致命的还是生产线、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。
虽然我国已经强调了很多年,企业要做好转型升级,要搞内循环,但从目前情况看,我国制造业企业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。面对利润空间一直上不去的局面,光是活下去就已经用尽全部力气了,哪怕还有能力来提升竞争力,搞转型升级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