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
苏州维杰纺织:有一笔千亿纺织服装生意,做还是不做?

发布时间:2021-06-03

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基地之一的印度,今年以来出现疫情爆发,导致许多欧美订单出现转移。

 

国内已经陆续碰到回流的订单了,不过,貌似没什么人做。

 

疫情期间,全球普遍生意都不好,有订单都不要?这是怎么回事?

 

有一位业内人士透露,这些回流订单并不是全都由印度客户下单,有些是欧美客户直接下单,或者是从东南亚客户那边转过来的。

 

这些订单的特点就是量小,交货期非常短;经转手,利润低;属于应急单,可持续性不强。

 

要是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,客户还可以直接取消订单,连尾款都不用付。高风险,低利润,返购概率低,三个原因使得国内厂商接单的情绪不高。

 

不过古往今来都是撑死胆大的,饿死胆小的,这个订单当真不接?

疫情,既是灾难,也是机遇。

 

订单可能值千亿人民币。

 

据印度媒体今日印度报道,2020年前三季度,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额超过800亿美元。

 

如今,受疫情恶化影响,截止今年3月,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下滑13%,从338.5亿美元降到294.5亿美元。

 

算笔账,如果今年,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额也是下滑13%的话,那么印度至少损失100多亿美元,接近1000亿人民币。

 

这么大块蛋糕,东南亚其他国家受疫情影响,接不了。如果国内厂商不接,大概在全世界也找不到合适的国家去接了。

 

生意不仅大,而且机遇也大。

 

前几年,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,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额,每年都在下跌。

有一笔千亿纺织服装生意,做还是不做?

 

奇怪的是,整个2020年,纺织服装出口额,不减反增。

 

今年印度疫情爆发后,中国1-4月纺织服装出口额,同比增长了50%左右,而2018年到2020年各自1-4月份的数据是:3%、-4%、-22%。

 

没办法了,中国是全世界少数恢复得最快的国家之一,而且拥有最全的产业链,一旦其他国家的机器都停了,也只有中国的齿轮能继续转动。

 

就算美国跟咱们的贸易战还在继续,但是,美国人也得从我国进口纺织服装。

 

所以,要是今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业乘胜追击,有望在国外再打出一片市场。

 

大机遇,总有大困难,不过办法也总比困难多。

少量订单如何快速出货?

 

可能第一时间就想到阿里的犀牛服装智造工厂,他可以100件起订,7天交货。

 

不过全国就两家犀牛工厂,而且临近618,产能应该首先会满足阿里自身的需求。

 

厂家买智能设备,升级生产线?不现实,到头来利用率可能还没40%。

 

其实,柔性生产,不一定要机器才能完成。

 

重点是如何调整人与机器的关系。

 

过去,在流水线上,一个工人人只需完成一道工序,虽然快,但是极度的枯燥。而且这种流水线也只适合大批量规模化生产,不太适合柔性生产。

 

所以有些厂家,改变了人与机器的配比关系。过去一个人完成一道工序,现在在生产流程不变的情况下,一个人需要完成多道工序,然后把多出来的人再去组成新的生产线。

 

再配合一些物联网小型设备,辅助工人监控多道工序,帮助厂长进行厂内资源调配。

 

这样子一来,工厂的工人数量没变,而且只需花少量的钱,就能提高整体的效率。

 

这也只有中国服装厂的工人才能这样子,有个数据显示,国内工人的整体素质要比东南亚国家的高。所以当工人负责多道工序时,不仅不会忙不过来,而且还能激发工人的自主性。

 

关于返购的问题。

 

东南亚国家的优势是人力成本低,所以欧美国家在疫情过后,也可能继续选择东南亚的产品。但我国厂商可以从其他方面发力。

 

我国具有完备的产业链,从设计到成衣,都非常成熟。

 

所以,如果要拿下欧美的长久订单,得发挥国内的优势,从质量和品牌入手。

 

最后,国家出手干预汇率了,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,此时不出手,更待何时?

 

生意是挺大的,但是,谁会第一个吃螃蟹呢?

返回列表